台灣行動兒童療育協會主要服務區域以新竹縣偏鄉地區為主,其中更包含屬偏遠山區、原鄉部落的尖石鄉、五峰鄉、以及峨嵋鄉,這些地區主要的服務孩童也多以原住民為主。

「在進到家庭進行早療服務時,我們就有發現,山區的家長對於「老師」以及治療師的身份,是很尊重的。但相對的,在我們邀請家長一起參與早療課程時,他們一開始多會抗拒,覺得『老師你比較勵害啦』、『我不行啦!』的心態。」

因為沒有自信,對孩子的教育總是習慣性的後退一步,使得無論是早療或是幼兒園,與最核心的家庭教育似乎總有一大段遙遠的距離與隔閡。

辦理社區親子活動,為的是引導社區內的一般家庭與早療家庭的孩子學習共融,為早療去污名化;透過活動宣導幼兒發展的知識以及具焦在引導早療家庭的家長如何與孩子互動。

因此,我們決定將原鄉地區的早療親子活動進行調整,規劃與原住民文化相關的活動,請教家長們小時候在玩的遊戲,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特殊活動,讓家長不僅參與,更能成為活動中的一部分,打破他們對「教育」的疏離感。


✿活動特色 ✿

•與原民社區連結︰於尖石在地社區「尖石山樂林風味小舖」活動餐廳舉辦。

•體驗原住民古早童玩,文化傳承與分享︰

小時候大家經常在路邊看見野果,除了採下來吃,也會用竹筒製作sōu sòu,把水果搗爛變成果泥,搗的時候因為會發出ㄙㄡˇㄙㄡˋ的聲音,所以都叫它sōu sòu。

•學習自己動手做,水果也能散發古早味︰

家長帶領孩子自己動手作sōu sòu工具,學習切水果以及自己sōu sòu搗果泥,用不一樣的方式吃水果,一起玩的髒髒。

✿ 行程介紹✿

︱自己動手做竹筒︱由講師帶領家長與孩子從原型竹子製做竹桶。

︱學習切水果︱挑選喜歡的水果,學習動手切。

︱sōu sòu︱放進切好的水果,開始sōu sòu享用。

※時長1.5小時


孩子動手做,安全問題怎麼辦

這是一場對外開放的活動,除了協會服務的早療家庭,也開放給一般家庭報名參加。

只是參與的孩子多在6歲以內,活動過程中會使用到鋸子以及竹刀,安全的問題是我們首要重視的。但在講師的堅持下,我們最終沒有捨棄「動手做」的概念,沒有選擇使用完成品讓孩子玩sōu sòu。但加強了家長與孩子共同協作的環節,讓家長協助孩子鋸竹筒、輔助使用竹刀切水果,結果意外收獲孩子對家長的崇拜眼神。

爺爺變身孩子王,所有的孩子圍繞在爺爺身邊,

看著爺爺鋸竹子,等待爺爺發竹筒。

在早療的服務過程中,我們發現山區的家長很少有機會可以向孩子展現自己,尤其是在面對發展遲緩的孩子,他們會更不知道可以分享什麼,以及如何互動。大多時後,面對少有反應的孩子,他們是感到極度挫折的。

但透過課程來分享家長幼時的遊戲,成為了一個打破僵局的契機。有爺爺開心的說「這我小時候有玩過」,於是主動擔任起艱難的鋸竹子任務,化身超級孩子王,擄獲一群孩子崇拜的目光。

自閉症特質,高敏感的孩子怎麼加入遊戲

但是對於擁有自閉症特質以及高敏感的孩子,活動中接觸到的陌生事物,像是用手直接碰觸水果,沾染上的黏膩感、皮膚以及衣服可能發生的染色髒髒,以及用嘴巴直接碰觸食物吃東西,而不是使用叉子等等,對他們來說都是極大的壓力與考驗。

照片非當事孩子。

孩子會因為壓力而大哭,並且強列表達抗拒。此時長期服務孩子的治療師就會扮演安撫的角色,帶孩子遠離活動現場,散步轉移注意力,並且在過程中鼓勵孩子嘗試,直至孩子緩合心情後再回到活動現場,通常都已能接受並且勇敢嘗試。

這場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也讓家長們在與孩子的互動中重新找回自信。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我們始終堅持「動手做」的理念,即便在安全問題上有所顧慮,但最終透過家長與孩子的共同協作,解決了這些挑戰,並收穫了孩子對家長的崇拜與信任。而這些互動正是早療親子活動中最珍貴的部分。

社區早療親子活動雖然也開放予一般家庭參加,
但因為主要活動對象仍是以協會早療服務的家庭為主。
因此活動所產生的費用一直都是由協會負擔,
不僅不會向參與活動的家庭收費,
甚至還需要協助經濟弱勢的家庭解決交通往返問題。

如果您認同台彎行動兒童療育協會的服務,
也願意支持協會長期辦理社區早療親子活動,
邀請您捐款支持,以讓偏鄉早療服務能夠持續。
捐款連結︰https://lihi.cc/AJqZh